干货 | 几条具体方法告诉你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推理的种类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的。根据推理前提数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根据推理的方向,即思维进程中是从一般到特殊,或从特殊到一般,或从特殊到特殊的区别,传统逻辑将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三大类。
就数学而言,三段论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演绎推理,它是性质判断三段论推理的简称,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推出一个性质判断的演绎推理。三段论中的三个性质判断的名称分别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包含大项的前提为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前提为小前提,包含大项和小项的判断为结论。
比如,所有的植物都是需要水分的(大前提),小麦是植物(小前提),所以,小麦也是需要水分的(结论)。三段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其包含的三个性质判断通常都是以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样的顺序排列。但用自然语言表达三段论时,语句顺序是灵活的,而且常常使用省略形式(有省略大前提或小前提或结论等形式)。例如,口语中常说“这是学校规定的呀”,把它补充完整就是:凡是学校规定都是应该执行的(大前提),这句话是学校规定的(小前提),所以,这句话应该被执行(结论)。
三段论推理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推理,最能体现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在初中几何应用中最基本最广泛的推理,学生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应作为初中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重点和切入点。
在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几何证明的教学中,教师教学不难,学生学懂也不难,但学生往往一做就不会,对于稍复杂的题目更是无从下手。几何证明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成绩提高的一大障碍。要突破这一难点和障碍,除掌握上述三段论推理的基础逻辑思维外,还要注重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培养。
要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时,我们先从已知的条件出发,通过一系列已确立的命题(如定义、定理等),逐步向前推演,最后推得要证明的结果,这种思维方法,就叫做综合法。可简单地概括为:“由因导果”,即“由原因去推导结果”。
要证明一个命题正确,为了寻找正确的证题方法或途径,我们可以先设想它的结论是正确的,然后追究它成立的原因,再就这些原因分别研究,看它们的成立又各需具备什么条件,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至达到已知的事实,这样思维方法,就叫做分析法。可简单地概括为:“执果索因”。即“拿着结果去寻找原因”。例如证明两线段相等。
综合法思路:已知条件→三角形全等或平行四边形→对应边或对边相等(线段相等)。
分析法思路:对应边或对边相等(线段相等)→三角形全等或平行四边形→已知条件。
分析法的特点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开始一步步地寻求其成立的条件,直至寻求到已知条件上。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条件开始推演,一步步地推导结果,最后推出要证明的结果。证几何题时,在思索上,分析法优于综合法,在表达上分析法不如综合法。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宜于表述,在解决问题中,最好合并使用。对于一个新问题,我们一般先用分析法寻求解决,然后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述出来。
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几何问题,我们可以采用综合法与分析法合并使用的方法去寻求证明的途径,可称之为综合分析法;即先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可以得出什么结果,再从要证明的结论开始寻求,看它的成立需具备哪些条件,最后看它们的差距在哪里,从而找出正确的证题途径。
逻辑思维是以概念为思维材料,以语言为载体,每推进一步都有充分依据的思维,它以抽象性为主要特征,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与推理。因此,所谓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正确、合理地进行思考的能力。要使学生真正具备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培养。
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需要雄厚的知识积累,这样才能为每一步推理提供充分的依据。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很能说明:“为什么乱砍乱切的萝卜比切得整齐规则的萝卜更好煮烂、口味更好?”。一个初中生不知道如何回答,而他的母亲却解释得很好:“因为乱砍乱切的萝卜比切得整齐规则的萝卜表面积更大,能吸收更多的热量,各种作料能更好地进入到萝卜里,当然更好煮烂、口味更好了”。显然母亲对日常生活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要远远强于儿女。因此理解与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是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基础。
想象能力。因为逻辑思维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发性,发挥想象对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知识基础越坚实,知识面越广,就越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当然并不意味着知识越多,想象力越丰富。需要养成从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全面地认识事物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某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才能拓展自己的想象力。这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想象力的发展,而且逻辑推理依赖于严谨的语言表达和正确的书面表达。因此重视学生语言培养,尤其是数学语言和几何语言的培养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作图识图能力。初中阶段的逻辑推理更多直接的应用在几何方面,而几何与图形是密不可分的;几何图形中包含了许多隐藏的已知条件和大量的推理素材及信息,对图形认识的是否深刻,直接影响到问题能否解决。因此学生的作图识图能力在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中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
写作以后,我尝试梳理并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在这方面,我自己也曾非常困惑,在我自己训练过程中,幸运的遇到了几本书,对我自己的思维逻辑有非常大的帮助。现在根据阅读理解难易读,推荐三本给大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阅读。
《清醒思考的艺术》
(德)罗尔夫·多贝里
这是德国非小说类畅销榜年度排行第一的书籍。书不厚,扫描电子版也就232页,一张配图一个故事,排版很简洁,很适合每天抽一点时间读几章。
书里提出了52个思维谬误,每个都很经典。
比如从众心理:就算有数百万人声称某件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比如权威偏误:这个星球上有100万专业经济学家,没有一位有效预测过经济危机。
比如确认偏误:不要过滤掉那些相反信息——最好主要总结和积累它们,因为需要很多成功要素加在一起才能带来成功,而致命伤只需要一处。
阅读过程中会莫名持续着一种“戳中内心,醍醐灌顶”的感觉,但这本书的缺点在于每个篇幅都很短(不然怎么就200多页~),系统的解答阐述并没有很深入,这一点很可惜。
我喜欢对于这本书的一个评价——绝对理性是不现实的,但是没有理性是万万不能的。作者在书里也提到,在生活中做到绝对理性,不犯任何的思维错误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没有独立的思考,理性的逻辑,无法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思维谬误,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也是可怕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很适合作为入门的书籍来阅读。
《批判性思维》
(美)理查德·保罗,(美)琳达·埃尔德
这本书被多少人推荐过就不多说了,单从打分8.5你就知道它值得一读。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告诉读者,我们可以通过批判性思考,形成一种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什么?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认知和掌握,让你不会轻易的被事物的表象迷惑。同时另一本《批判性思维工具》,可以搭配着读,前者帮你理清逻辑,后者便于读者执行。
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我强烈的推荐大家这本书,广告人每天都在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说服你使用甲方的商品。
面对我们兜售的观点——广告人不遗余力让你相信这是“事实”,你明明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可一时又很难找到突破口反驳。所以一定要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把敢于怀疑批判纳入自己的人生信仰,不要随便相信某种所谓的真理,也不要轻易的被宣传文案煽动。
这本书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它让我意识到,世界只有一个,但却有千万种理解它的方式。
《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
(美)基思 E·斯坦诺维奇
基思斯坦诺维奇是我很喜欢的作家,被豆瓣无数读者追捧的《这才是心理学》就出自他手。《超越智商》这本书是斯坦诺维奇的呐喊:信息爆炸的今天,聪明人必须掌握的元概念是“理性”。光有智力还不够,还要有理性。
看完整本书你就明白为什么“高智商女博士会轻易相信网友,从而被拐卖”,也会恍然大悟“平时挺聪明的人为什么会被洗脑加入传销”。
书中给出了答案是:因为这涉及到算法层面的信息加工谬误,知觉登记和分类机制功能发生紊乱,给决策反应机制提供了错误的信息。
简单来说就是长期的洗脑导致了我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会自动把原本错误信息分类在正确的那一类,再接受类似信息的时候,大脑存在的批判性知觉就弱化了,我们从而做出了错误的行动。
而看完书我也理解了我舅舅作为一个家族中唯一一个博士后及博士生导师为什么至今无法在社会立足,因为成绩考核的单一方式与复杂社会中面临各种决策所用到的技能与方式有着本质的却别。这也是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智商和理性的分离。
如何读这三本书
我们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书,还是不成逻辑?
你究竟要输入什么知识,通过什么方式理清(例如写作输出),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每个人心里要有一杆秤。
首先自己用心对待书中提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对待书中的理论,要有自己的问题。我们常发现自己逻辑浅显被人随意一问就无法反驳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提出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反驳几次自己。阅读的时候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的时候,就是梳理自己的逻辑最好的时候。
蔡康永常说,奇葩说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让我们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多面。所以不要执着于对错。有自己的逻辑线,有自己主见,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有了这一点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你的逻辑就成了。
至于接下去的更高境界,抱歉我也没达到。
中国的教育体系一直都只是强调背诵和考试,缺乏逻辑和推理的启蒙,这一点很可惜,因为其实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逻辑最好的时机就是在初中和高中。我们都知道,就算能把《相对论》的每一个标点符号背诵下来,你也成不了爱因斯坦。因为知识是可以背诵的,只有拥有逻辑能力,才能够识别知识乃至创造知识。
来源 | 当代聊斋
编辑 | 思维智汇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小编推荐
干货 | 帮孩子习得思维力的3个步骤,哈佛大学50年研究成果告诉你